跳到主要內容 |
|
![]() |
|
|||||||
![]() |
|
篇數 |
作者 |
出版資料 |
1 |
單周堯 |
〈古文字與楊伯峻《春秋左傳注》訂補〉,《中國經學》(桂林: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,2019年7月),第24輯,頁217-222。 |
2 |
單周堯 |
|
3 |
單周堯、蔡挺 |
〈楊伯峻先生《春秋左傳注》隱公元年經傳訂補〉,《能仁學報》(香港:香港能仁專上學院,2019年8月),第16期,頁17-34。 |
4 |
李詠健 |
|
5 |
何振鏞 |
〈楊伯峻《春秋左傳注》隱公桓公條目訂補〉,《能仁學報》(香港:香港能仁專上學院,2019年8月),第16期,頁35-81。 |
6 |
姚斕 |
|
7 |
鄧卓然、吳國樑 |
〈楊伯峻《春秋左傳注》有關疾病注釋訂補六則〉,《能仁學報》(香港:香港能仁專上學院,2019年8月),第16期,頁101-116。 |
8 |
徐靖君、黃芷威 |
|
9 |
李雄溪 |
〈楊伯峻《春秋左傳注》訂補一則——兼論《詩經》中的「適」〉,《經學研究論叢》(新北:華藝學術出版社,2020年6月),第25輯,頁95-99。 |
10 |
許子濱 |
〈「從衞侯出奔齊」看《春秋》書法——以楊伯峻說為討論中心〉,《人文中國學報》(香港:香港浸會大學,2020年6月),第30期,頁27-55。 |
11 |
單周堯 |
〈先過衛抑先適齊?——重耳出亡路線管窺〉,《半部學術史,一位李先生:李學勤先生學術成就與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論文集》(北京:清華大學出版社,2021年4月),頁521-535。 |
12 |
黃聖松 |
〈楊伯峻《春秋左傳注》考訂四則——以《左傳》成公二年爲範圍〉,《人文中文學報》(香港:香港浸會大學,2021年5月),第32期,頁1-24。 |
13 |
黃聖松 |
〈楊伯峻《春秋左傳注》考訂五則——以《左傳》文公至宣公時期爲範圍〉,《東吳中文學報》(台北:東吳大學出版社,2021年5月),第41期,頁125-147。 |
14 |
黃聖松 |
〈楊伯峻《春秋左傳注》考訂三則——以《左傳》成公時期爲範圍〉,《淡江中文學報》(新北: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,2021年6月),第44期,頁1-25。 |
15 |
單周堯 |
〈「楊伯峻《春秋左傳注》訂補」研究計劃工作報告〉,《第二屆〈羣書治要〉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(台南: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,2021年10月),頁1-25。 |
16 |
曾志雄、單周堯 |
〈楊伯峻先生《春秋左傳注》隱公至文公經傳訂補〉,《能仁學報》(香港:香港能仁專上學院,2021年12月),第17期,頁1-445。 |
17 |
何振鏞、單周堯 |
〈楊伯峻《春秋左傳注》莊公至宣公條目訂補〉,《能仁學報》(香港:香港能仁專上學院,2021年12月),第17期,頁446-543。 |
18 |
甯登國 |
〈以清華簡《繫年》訂補《春秋左傳注》十四則〉,《能仁學報》(香港:香港能仁專上學院,2021年12月),第17期,頁544-560。 |
19 |
李美辰 |
|
20 |
季旭昇 |
〈《左傳》襄公二十九年「女齊治杞田」節注疏商榷,《能仁學報》(香港:香港能仁專上學院,2021年12月),第17期,頁568-580。 |
21 |
潘漢芳 |
〈楊伯峻先生《春秋左傳注》訂補四則〉,《能仁學報》(香港:香港能仁專上學院,2021年12月),第17期,頁581-588。 |
22 |
黃坤堯 |
〈楊伯峻《春秋左傳注》昭定哀經傳訂補〉,《能仁學報》(香港:香港能仁專上學院,2021年12月),第17期,頁589-673。 |
23 |
曾志雄、單周堯 |
〈楊伯峻先生《春秋左傳注》宣公至哀公經傳訂補〉,《能仁學報》(香港:香港能仁專上學院,2021年12月),第18期,頁1-799。 |
24 |
甯登國 |
〈清華簡〈繫年〉「二王並立」與《春秋》「始隱」再探〉,《能仁學報》(香港:香港能仁專上學院,2021年12月),第18期,頁800-810。 |
25 |
郭鵬飛 |
〈楊伯峻《春秋左傳注》商兌六則〉,《能仁學報》(香港:香港能仁專上學院,2021年12月),第18期,頁811-827。 |
26 |
劉玉國 |
〈楊伯峻《春秋左傳注》成公至哀公條目訂補〉,《能仁學報》(香港:香港能仁專上學院,2021年12月),第18期,頁828-936。 |
|
|